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洛西指出,美国对伊朗境内三处核设施的军事打击虽造成严重破坏,但未能彻底摧毁其核能力。伊朗仍保留铀浓缩技术及福尔多、纳坦兹等地的核设施处理能力,预计数月内可重启铀浓缩。格洛西强调,核技术知识无法通过军事打击消除,呼吁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伊核问题,并恢复国际原子能机构对伊朗核设施的审查工作。
伊朗副外长提出与美国重启谈判的前提条件,要求美方承诺停止攻击行为。此前特朗普暗示双方或通过第三方接触恢复对话,但伊朗强调安全保障是谈判基础。中东地缘政治格局复杂,以色列拥有核武器却未受国际原子能机构同等监管,引发对机构中立性的质疑。
国际原子能机构在伊核协议执行中承担核查职责,但其信息透明度与立场公正性受到争议。伊朗核科学家遇袭、核设施遭破坏等事件背后,被质疑存在情报泄露风险。若机构无法保持中立,可能加剧地区紧张局势,影响核不扩散条约的公信力。
当前局势下,伊朗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,而未来若恢复协议谈判,仍需依赖该机构对铀浓缩活动的监控。双方互信缺失及机构潜在倾向性,使得伊核问题解决路径更加复杂化。
A偶也也ye:伊朗就不配合国际原子能机构
飞流直下:天真的代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