节目

03.2025精研专讲班-第2章 (1)安全生产法律基础知识

主播: 小奕助考
最近更新: 2025-03-25时长: 26:45
注安师|法规|课程
扫码下载蜻蜓app
听书/听小说/听故事
4.5亿用户的选择
节目简介

# 法律形式分类及特征

# 法律效力层级关系解析

# 法律制定主体权限划分

# 行政法规制定及特例

# 地方法规与地方规章区别

# 部门规章适用范围解析

# 地方政府规章法律地位

# 法律冲突处理原则

# 安全生产法必考知识点

# 法律效力层级典型例题

法律形式分类及特征


安全生产法律基础知识中,法律形式分为宪法、法律、行政法规、部门规章、地方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。法律以“法”字结尾(如《安全生产法》),行政法规以“条例”命名(如《工伤保险条例》),但存在《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》等特例。地方法规由地方人大制定,名称含地名(如《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》);地方政府规章则由地方政府制定,名称含“规定”“办法”等。


法律效力层级关系解析


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,法律效力高于行政法规,行政法规高于地方法规和规章。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效力层级相同,但适用范围不同。地方法规效力高于本级地方政府规章,但不同地区的法规和规章无直接可比性。例如,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与沈阳市同类条例无法直接比较效力层级。


法律制定主体权限划分


法律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,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,部门规章由国务院部委制定。地方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的制定主体分别为地方人大和地方政府。例如,《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》属于行政法规,其效力高于应急管理部制定的部门规章。


法律冲突处理原则与考试要点


特别法优于一般法(如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优先于《安全生产法》),新法优于旧法。考试中需区分法律形式特征,如《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》作为行政法规的特例,以及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的适用范围差异。典型例题常涉及法律效力层级比较,如判断《安全生产法》与地方条例的层级关系。


常见易错点与案例分析


考生易混淆地方法规与地方政府规章的制定主体及效力范围。例如,北京市政府规章仅限本地适用,而部门规章适用于全国。案例分析需注意跨区域法规无法直接比较效力,如河南省安全生产条例与北京市政府规章无层级高低之分。通过反复练习典型例题(如2024年真题),可强化对法律效力层级的理解。

评论
还没有评论哦

该专辑其他节目

回到顶部
/
收听历史
清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