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从人生经历出发,反思幸福的本质,提出短暂浪漫的快乐并非真正的幸福核心。他认为持久的美好境界源于简单而持续的心灵状态,这种状态不依赖外界刺激,而是通过存在感知满足感达到内心充盈。当心境与自身存在深度联结时,内心安宁根基便能抵御世俗欲望的侵扰,形成不受时间限制的自足感。
文中强调,外界事物关联性导致人们感受常处于波动中:或沉溺过去,或焦虑未来。真正的幸福需要摆脱过度情绪干扰,进入情绪平衡状态——既非绝对平静,也非激烈波动,而是通过温和的自我觉察实现精神稳定。这种状态能让人在独处时(如自然环境中)通过内省获得生命本质的觉醒。
作者指出,追求这种心境需克服现实挑战:持续的热情与社会责任常阻碍其实现。但对于被社会边缘化者,这种持久的美好境界成为重要精神补偿。最终,幸福的本质被归结为对自我存在的清晰认知,以及通过想象力构建不受外界控制的内在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