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初吕后家族专权时期,诸臣密谋废黜少帝及吕氏势力。大臣认为少帝与梁、淮阳、恒山王均非惠帝亲子,实为吕后计谋所立,意图巩固外戚权力。汉臣担忧吕氏覆灭后,少帝势力仍存,遂策划拥立新君,提议从高帝子嗣中选择贤者,最终聚焦代王刘恒。
代王刘恒对汉臣密谋持谨慎态度,郎中令张武质疑汉臣动机,认为其多谋诈。中尉宋昌则分析天下大势,指出刘氏民心稳固,吕氏虽专权却终被灭,乃天命所归。代王经占卜后,决定接受拥立,并派宋昌先行探查长安局势。宋昌至渭桥确认群臣诚意,代王遂入长安,于代邸接受丞相陈平等拥戴,以高帝长子身份继位。
文帝登基后,迅速巩固权力,派东牟侯兴居清理宫廷,以太尉周勃接管兵权,并诛杀少帝及吕后所立诸王。少帝被废时,滕公以“非刘氏子”为由将其逐出宫廷,文帝夜颁赦令,最终确立汉室正统。这一系列事件凸显汉初权力斗争中,血缘正统性与臣僚权谋的复杂交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