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连环杀手盖西因性侵谋杀33名青少年成为犯罪史上的标志性人物,其犯罪经历被视作恐怖电影《小丑回魂》的原型。盖西在1972年至1978年间以建筑公司为掩护,通过诱骗手段对14-21岁男孩实施性侵和谋杀,并将尸体藏匿于家中地下室及河道。案件暴露后,警方在地下室隔层发现27具腐烂尸体,另有5具被抛入河中。
盖西的童年暴力经历成为其心理扭曲的根源。其父长期酗酒施暴,母亲则过度保护,导致盖西形成懦弱与暴力的矛盾人格。青少年时期因心脏病和校园霸凌被孤立,成年后通过参与政治活动获取社会认同,却逐渐显露反社会人格犯罪特征,将性侵与杀人行为合理化。
法庭审判中,盖西承认性侵谋杀33人,但辩护律师以精神错乱为由要求减刑。控方通过幸存者证词和法医证据揭露其预谋犯罪事实,最终盖西于1994年执行注射死刑。案件引发美国社会对小丑形象的集体恐惧,形成“小丑恐惧症”现象,并成为多部影视作品的灵感来源。
盖西的双面人生体现反社会人格的极端表现:白天以慈善小丑形象活跃于社区,夜晚则化身虐待狂杀手。其案件不仅暴露司法系统对连环犯罪者的监管漏洞,也促使公众关注童年暴力对心理发展的长期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