节目

乌F16机毁人亡,暴露1个问题!泽连斯基退禁雷公约,出现危险信号

主播: 终南剑客
最近更新: 1天前时长: 14:05
终南剑客 | 解读国际风云
扫码下载蜻蜓app
听书/听小说/听故事
4.5亿用户的选择
节目简介

# 乌军F-16战机损失

# 泽连斯基退出禁雷公约

# 渥太华禁雷公约退出

# 俄乌战场形势分析

# 乌军防空导弹告急

# 北约军援效能争议

# 反步兵地雷战术争议

# 俄军制空权持续掌控

俄乌战场近期呈现胶着态势,乌克兰空军F-16战机的损失引发关注。自北约2023年7月移交首批F-16战机后,乌军已损失4架该机型,其中3起为机毁人亡。尽管乌方称此次坠毁的F-16在拦截俄军空袭时击落7个目标,但受限于战机挂载能力,其实际作战效能存疑。当前俄军仍掌握制空权,苏-25攻击机与卡-52直升机可自由支援地面部队,凸显乌军防空系统薄弱。
泽连斯基签署总统令启动退出《渥太华禁雷公约》程序,引发国际争议。该公约禁止使用反步兵地雷,但乌克兰战场已布设超200万枚地雷,退约或为大规模布雷行动铺路。分析认为,此举旨在通过反步兵地雷迟滞俄军攻势,但可能加剧人道主义危机。立陶宛等北约国家近期也相继退出公约,道德约束力面临崩塌风险。
北约对乌军事援助的局限性逐渐显现。美国虽提供爱国者防空系统,但弹药短缺迫使乌军依赖战斗机拦截无人机等高成本低效手段。荷兰海牙峰会期间,特朗普对追加防空援助态度模糊,预示乌军短期内难以缓解防空压力。战场层面,俄乌双方围绕定居点展开拉锯战,夏季战役焦点或集中于红军村与乌东双子城,俄军能否突破将影响停火谈判走向。
国际观察人士引用基辛格、布热津斯基等战略家观点,指出俄乌冲突本质是地缘政治博弈的延续。乌克兰退出禁雷公约与北约援助争议,折射出战争长期化背景下各方道德底线与战术需求的矛盾。随着反步兵地雷使用合法化与防空资源枯竭,未来战场或将进入更残酷阶段。

评论
还没有评论哦

该专辑其他节目

回到顶部
/
收听历史
清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