慧能大师强调心性修养的关键在于面对外物时保持“无染无杂”的状态。他提出,人的自然功能会因外物起心动念,但需避免陷入黏附执着状态。例如,见到美好事物时,内心应如“来去自由,通用无滞”,既感知外物又不被其牵绊,这即是般若三昧智慧修行的体现,也是达到自在解脱境界的核心路径。
云古禅师进一步指出,若无法直接进入明无念行的心性功夫,可通过持准提咒修心方法辅助修行。持咒需达到“持重不持,不持重持”的纯熟境界,使心念不动,逐渐与修行目标(如阿弥陀佛或准提咒)融为一体。这种专注状态能消除杂念干扰,最终实现心念不动的禅修境界,使自性与外境和谐统一。
文中还延伸至现实应用,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需摒弃私心杂念,否则易背离初心。云古禅师修行开示与慧能大师心性修养的核心理念相通,均指向通过内在修炼达到身心自在、不被外物黏附的圣人境界,为个人修养提供实质性指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