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06年,第四次反法同盟成立,普鲁士因拿破仑违背汉诺威归属承诺而宣战。普鲁士军队凭借七年战争中的辉煌战绩,自诩为欧洲第一强军,但在耶拿战役中遭遇惨败。法军柏林战役中,拿破仑通过分兵突进策略,指挥法军在图林根林山击溃普军,并在耶拿战役兵力悬殊的初期逐渐扭转局势,最终以9.6万兵力击溃普军。
达武第三军在奥尔施塔特以少胜多,直面普军主力并成功反击,导致普军指挥官布伦瑞克公爵重伤后全线溃退。法军随后占领柏林,将勃兰登堡门雕像顶部的胜利女神像战利品运回巴黎,标志普鲁士短暂臣服。
1814年第六次反法同盟攻陷巴黎后,普鲁士夺回胜利女神像。二战末期苏军攻入柏林时,德军炮击损毁雕像,仅存马头残件。冷战期间,东、西柏林专家依据石膏模型修复勃兰登堡门雕像,1957年完成重建,原版残骸现藏于柏林博物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