洪太尉在龙虎山游历时,发现前代天师封印的伏魔殿。面对朱印封皮世代封印的警示,他执意破除禁忌,用铁锤砸开铜汁灌注的门锁。殿内石碣上刻有"遇洪而开"字样,太尉以此为由推倒石碣,最终放出镇锁的三十六天罡星、七十二地煞星。
被释放的妖魔化为百道金光散落四方,真人解释这是道教神明护法体系中的魔君,预示将祸害生灵。石碣作为重要意象,既关联梁山好汉石碣村阮氏三雄的起源,也暗示未来梁山排座次的预言式结局。
洪太尉的莽撞行为揭示官场昏聩,体现祸福辩证转化规律。妖魔虽被释放,却在仁宗至哲宗年间未立即作乱,暗合道家"治一经损一经"的因果观。天罡地煞星的出世,既为后续梁山聚义埋下伏笔,也印证道教神明体系中御林军级护法神的设定。
事件最终连接至水浒正文开端,通过妖魔出世与天下太平的表象对比,展现矛盾对立统一的历史观。石碣作为贯穿全书的符号,从封印魔君到揭示天命,成为推动故事发展的关键道具,印证"兴一利必有一弊"的辩证法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