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2025年猪周期的定义,核心逻辑从传统供需矛盾转向阶段性供需波动与多因素调节。与过去散户主导的周期不同,当前猪周期的影响因素包括节假日消费需求(如春节、中秋等)、养殖户情绪(如压栏惜售行为)以及节气温度变化(如温差导致的呼吸道疾病风险)。散户与集团养殖的差异显著,散户更易受非理性情绪驱动,而集团养殖则依赖理性分析。
阶段性供需波动成为新周期的主要标准。其中,节假日消费波动直接影响短期供需平衡,而养殖户压栏情绪进一步加剧价格波动。此外,节气温差养殖风险对生产端的冲击(如母猪生产成绩下降)成为调节供给的关键变量。
价格波动范围方面,2025年猪价预计维持在6.5-8.5元/斤区间,突破9元的可能性较低。政策导向明确以稳为主,通过产业调控保障生猪价格稳定目标,这与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方向一致。行业需在稳价框架下,探索应对新周期逻辑的策略调整。
最终,如何平衡散户情绪化行为与集团理性决策、化解节气温差养殖风险,成为行业适应新周期特征的关键挑战。各方对政策导向与价格稳定目标的协同效应仍需进一步探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