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朗普政府推行的能源政策被指为“战略自残行为”,通过取消太阳能、风能税收抵免,削弱美国在人工智能时代所需的清洁能源竞争力。托马斯·弗里德曼指出,此举导致美国新能源产业外流,反而强化了中国在太阳能、电动车等领域的全球主导权,甚至可能使中国在气候协议框架下获得贸易制裁主动权。
马斯克因特朗普政策损害其新能源产业利益,公开反对并组建“美国党”,试图通过自保政治布局打破两党制格局。然而历史案例表明,美国第三党实践困境显著,罗斯福与华莱士的尝试均以失败告终,马斯克的行动被解读为无奈之举。
从《道德经》战略规律解读,特朗普逆势强推化石能源违背“道法自然”原则。新能源竞争本质是层级博弈,中国通过电气化战略以时间养实力,而美国透支信用强推减税,恰似“杀马取血”破坏产业根基。分析认为,廉价清洁电力生产能力将决定未来人工智能与军事发展潜力,中国在此领域的加速布局已形成战略缓冲区。
数据佐证显示,特朗普政策或使美国2035年批发电价上涨50%,且无法实现能源主导目标。弗里德曼强调,达美法案实质是将电力未来交给中国,而马斯克与特朗普的冲突折射出美国新能源赛道博弈的结构性矛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