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在契丹入侵中原的背景下崛起,借中原军民反抗契丹的浪潮,以坐收渔利夺权策略迅速夺取政权。他因未积极抵抗契丹、对耶律德光统治混乱时期态度暧昧而备受争议,部分人将其视为民族英雄争议评价对象,但更多观点认为其本质属于五代时期军阀势力代表。
刘知远称帝后,通过新帝收买人心举措巩固统治,包括为部将和前朝功臣实施前朝追封安抚政策,同时对民众推行蠲免赋税惠民措施,并颁布赦免罪犯维稳手段。这些行为虽有助于稳定政权,但本质仍是五代政权更迭中的常见手段。
历史评价中,刘知远因早年参与石敬瑭引契丹入室的决策,以及面对契丹入侵时消极自保的态度,被质疑对国土沦丧负有责任。其趁耶律德光统治混乱时期起兵的行为,进一步凸显其政治投机色彩,难以匹配“民族英雄”称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