战局孤立与防御策略
甲午威海保卫战期间,北洋海军将领丁汝昌率部死守刘公岛防御炮台及威海湾水雷防线,依托岛屿炮火与舰队残存力量抵御日本海军主力舰队合围。陆路失陷后,威海湾与外界的补给和通讯彻底中断,山东巡抚李秉衡撤走援军,导致北洋海军陷入孤立无援的绝境。
日军战术与偷袭行动
日军司令伊东佑亨采用诱饵战术失败后,转为夜间突袭。十艘日军鱼雷艇夜袭北洋舰队,突破威海湾水雷防线,重创北洋旗舰定远舰,使其搁浅。随后日军持续攻击,击沉多艘主力舰,北洋舰队战力急剧下降。
内部困境与将领抉择
丁汝昌因清流党弹劾和朝廷压力背负罪名,被迫放弃突围或决战,选择死守。刘公岛守军与海军签订生死状,但粮草耗尽、士气崩溃,士兵自杀事件频发。定远舰管带刘步蟾在舰毁后吞鸦片自尽,展现海军将领气节。
最终抵抗与悲壮结局
日军总攻下,日岛炮台被毁,北洋海军弹药告罄。丁汝昌在绝望中炸毁定远舰,写下投降书以保全军民性命,随后吞鸦片自杀殉国。日本联合舰队接管残余军舰,鸣笛致敬北洋海军抵抗精神。威海保卫战标志着北洋海军的覆灭,其坚守与牺牲成为中国近代海军史的重要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