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宋作为北宋灭亡后的延续政权,自1127年赵构建立后,长期与金国对峙。通过“绍兴和议”,双方以秦岭淮河为界,形成“南宋与金国对峙”局面。尽管南宋经济文化繁荣,但朝政腐败与军事弱势为后续危机埋下伏笔。
13世纪初,蒙古崛起并消灭金国后,开启“蒙古南侵宋朝终结”的进程。1273年“襄阳失守南宋危局”成为转折点,元军突破长江防线,直逼都城临安。1276年临安陷落,南宋残余势力拥立幼主南逃,展开最后抵抗。
1279年“崖山海战南宋覆灭”标志着南宋彻底灭亡。陆秀夫背幼主投海,十万军民浮海殉国,张世杰、文天祥等将领相继败亡。此战终结了宋朝152年的统治,外族统治中原沦陷,蒙古凭借宋与周边政权长期内耗的弱点统一中国。
这一历史进程揭示了内部矛盾与外部威胁交织的教训。南宋的灭亡不仅是军事失败,更是政治分裂与战略失误的后果,对东方文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