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忠谋在担任台湾工研院董事长期间,推动了一系列改革。他主张将工研院定位为与工业界紧密结合的研究机构,效仿贝尔实验室模式,并通过“绩效整治”措施,将排名后3%的研究员列入留院观察,但因工研院体制特殊,部分研究所通过提前增聘人员应对政策,导致改革阻力重重。
张忠谋强调研发经费需有一半来自企业委托,任内成功将工研院的民间委托研究经费提升至26亿元新台币,达到原五倍水平。这一“企业委托研发经费”改革为工研院注入了市场化动力,并推动了后续技术转化。
工研院电子所的贡献成为“台湾半导体产业爆发”的关键因素。至2000年,工研院累计培养超1.5万名专业人士,其中1.2万人进入高科技产业,5000人扎根新竹科学园区。工研院不仅作为技术孵化器,还承担了企业间、企业与官方间的技术桥梁角色。
尽管张忠谋仅任职三年,其“工研院半导体发展”战略为台湾地区半导体工业奠定了坚实基础。胡定华曾评价,若其任职更久,工研院改革成果或将更为显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