节目

057 国家命运 第57集 关键时刻-1

最近更新: 5天前时长: 10:31
国家命运|民族奇迹|影视原声
扫码下载蜻蜓app
听书/听小说/听故事
4.5亿用户的选择
节目简介

# 原子弹两年研制规划

# 国防科委常务副主任

# 青海原子弹研制基地

# 中央专委会成立报告

# 军委任命张爱萍

# 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

# 1964原子弹爆炸目标

# 大力协同尖端方针

# 原子弹非标准设备

# 国际反华大合唱

原子弹研制规划与领导部署
中央批准了二级部提出的“原子弹两年研制规划”,明确要求力争在1964年完成原子弹爆炸,并强调这一目标对建国十五周年的纪念意义。聂帅与张爱萍被任命为国防科委核心领导,负责统筹青海原子弹研制基地的建设、人员调动及技术协调。军委通过成立“中央专委会”加强原子能工业领导,毛泽东批示“大力协同”成为尖端事业的核心方针。
资源调配与基地建设
青海原子弹研制基地需在半年内完工,由贺龙、瑞幸负责部队资源调配,冶金部、化工部等部门承担特种钢材、二氧化铀等物资供应。二级部所需的8.2万台非标准设备由一、三级部分工落实,生活物资由甘肃、青海等省协调解决。南京化工厂总工程师江胜杰因家庭困难拒绝调动,凸显人才调配的挑战。
国际形势与协作攻坚
面对国际反华大合唱的严峻形势,周恩来主持专委会明确各部门职责,强调专委会为权力机构而非协调机构。电力、交通、科研协作由容正统筹,冶金部牵头240项新技术材料攻关。邓小平批示的报告成为原子弹研制的总动员令,中央要求各部门“大胆去干”,承诺书记处承担风险。
历史文件与目标推进
1955年原子能决策未留文件,1964年规划成为毛泽东唯一批语的原子弹研制文件。中央十五人委员会报告提出“1964年爆炸原子弹”目标,删除“1965年”的保守表述,强化紧迫性。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即将打响的背景,进一步凸显核武器研制的战略意义。

评论
还没有评论哦
回到顶部
/
收听历史
清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