铀提取与原子弹研制进展
为在两年内完成原子弹研制,兰州铀浓缩厂专家团队优化方案,将扩散分离机启动批次从九批压缩至五批,使铀235提取时间缩短至220天,浓度突破50%。1964年1月14日,铀235提取成功,中国成为全球第四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,为原子弹工程奠定基础。
氢弹与核试验规划部署
原子弹研制接近尾声时,聂荣臻提出需同步推进氢弹研究,并建议全面准备地面、地下及空中核试验。周恩来强调需提前规划核武器小型化和导弹运载工具研发,确保后续战略部署衔接。
导弹发展方向与反导弹预研
徐森汇报东风二号导弹进展顺利,毛泽东指出导弹射程需覆盖美国在东南亚的军事基地,同时要求启动反导弹技术研究,强调“有矛必有盾”,需长期攻关反制手段。
安全保密措施强化与资源调配
周恩来在出访非洲前,要求严格保障核项目安全保密。专家团队通过分批启动扩散分离机、优化铀浓度提升流程,确保核心环节无疏漏。
精密任务与人才储备
为支撑两弹工程,精选高级车工进行专项训练,通过高精度钢球切削任务培养技术骨干,为后续精密部件制造储备人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