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王向太公请教治国之道,太公提出以“爱民治国策略”为核心,主张通过保障农食生产、减轻赋税政策、减轻刑罚措施来维护民众利益。强调君主需像父母爱护子女般体恤民众,避免大兴土木增加徭役负担,反对掠夺性征收赋税,以此实现国家安定与民众安宁。
唐太宗李世民以隋亡为鉴,确立“存百姓治国方针”,将民众视为国家根基。通过推行均田法土地改革和租庸调赋税制度,促进农业发展;实施减轻赋税政策,限制徭役负担,并推行节俭治国,拒绝兴建奢华工程。这些措施有效恢复经济,稳定社会秩序。
贞观盛世成就体现在人口增长、粮食丰收、刑罚减少等方面。全国犯罪率显著下降,流民回归耕作,形成“外户不闭,商旅野宿”的太平景象。唐太宗的政策实践印证了“水能载舟亦能覆舟”的治国理念,通过保障民众利益与存续百姓,最终实现国家繁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