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文韬盈虚第二回》通过文王与太公的对话,阐明国家治乱关键因素在于君主贤明与否,而非天命。太公以帝尧为例,指出其清静无为治国策略:拒奢华、轻赋税劳役微薄政策、重法治、倡廉洁,使得天下富足,百姓拥戴如日月。
夏朝灭亡印证了君主失贤的后果。夏桀暴政压迫民众,修建肉山酒海奢靡生活,残杀忠臣关龙逢,导致众叛亲离。民众怨声载道,夏朝统治如火山将崩。
商汤灭夏历史战役则展现了贤君兴国的过程。商汤对内任贤选能,减轻赋税、发展农商,对外逐步剪除夏朝羽翼。最终在鸣条之战中,夏军因失民心溃败,商朝取代夏朝,开启新纪元。
本篇以正反案例强调君主贤明治国理念对社会稳定的核心作用,同时倡导忠孝敬长社会风气的培育,为治国者提供历史镜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