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85年大雪夜,43岁的农村单身汉黄某在村口枫树下发现一名被遗弃的男婴。凭借传统竹制品编织手艺谋生的他,不顾村民质疑,与年迈母亲共同收养了这个出生仅45天的弃婴。雪夜弃婴收养故事由此展开,竹篮中的奶粉与衣物成为孩子与养父缘分的开端。
在贫困农村成长历程中,养父凭借竹制品手艺维持生计,奶奶承担主要抚养责任。孩子六岁时奶奶离世,养父开始独立承担教育重任。寒门学子考上大学的励志故事成为现实,男孩以优异成绩考入南京重点大学,乡亲们集资解决学费难题。
成年后,男孩放弃城市发展机会,选择返乡陪伴养父。通过改善居住条件、安排同龄老人作伴等方式,让年迈养父安享晚年。如今82岁的养父被村民誉为农村最幸福老人,父子亲情晚年陪伴的故事成为乡间美谈,印证了当年"老天爷送儿养老"的预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