体态评估流程与常见问题分析
体态康复需通过拍照记录全身正面、侧面、背面状态,重点观察头部倾斜、肩峰高低、胸椎形态及脂肪分布。高低肩可能与单/双脚扁平足相关,需结合背部及足部评估。胸椎塌陷、含胸驼背等问题需通过呼吸训练和肌力强化调整,强调挺胸姿势对胸下垂的改善作用。
下肢体态与膝关节康复
腿形评估需关注O型腿、X型腿及XO型腿的差异,结合足弓状态(扁平足或高足弓)分析成因。膝关节问题如半月板损伤、Q角异常需通过非负重训练(臀桥、死虫式)强化髋膝稳定性。膝超伸可通过足底受力调整及臀肌激活改善。
骨盆与脊柱矫正
骨盆前倾/后倾需结合中立位训练(普拉提原则)调整重心,缓解腰痛、痛经等问题。脊柱侧弯筛查采用亚当斯测试,通过视频记录卷腹动作观察背部对称性,早期干预可避免进展为结构性侧弯。
足部问题与康复策略
扁平足、母外翻与重心前移相关,需通过足底筋膜松解(拧毛巾、踩球)及足弓强化训练矫正。高足弓患者需避免前掌过度发力,结合步态调整减少足部疼痛。
综合康复与训练原则
体态矫正需围绕“背臀强化”核心逻辑,通过拉伸、肌力平衡及中立位训练改善全身代偿。涉及膝关节、骨盆等复杂问题时,优先进行非负重关节稳定性练习,避免加重损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