节目

【58】投资驱动型经济体的脆弱性

主播: 蓝狮子
最近更新: 20小时前时长: 04:21
大国金融:全球金融变局下的中国机会
扫码下载蜻蜓app
听书/听小说/听故事
4.5亿用户的选择
节目简介

# 投资驱动经济脆弱性

# 固定资本占比失衡

# 金融危机冲击差异

# 金融监管滞后问题

# 外债占比飙升风险

# 资本账户激进开放

# GDP增速不匹配

# 国际游资冲击风险

危机背景与投资驱动型经济脆弱性
亚洲金融危机集中爆发于东南亚和东亚的投资驱动型经济体。研究表明,固定资本形成占GDP比重较高的国家(如马来西亚、泰国、韩国)受冲击更严重,而印尼虽固定资本占比偏低,却因外债占比飙升风险、政治危机及国际救助摩擦导致危机加剧。
高资本形成与GDP增速不匹配
泰国、马来西亚和韩国在危机前均出现固定资本占比失衡现象。例如,泰国1996年固定资本占比达42.53%,但GDP增速回落至5.65%,显示资本投入与经济增长脱节。这种失衡推高了宏观杠杆率,成为危机导火索。
金融自由化与监管滞后问题
20世纪80年代,东南亚国家推进金融自由化改革,但金融监管滞后问题突出。金融机构准入失控、外债滥用及呆坏账堆积为国际游资冲击风险创造了条件。银行系统随意发放高风险贷款,加剧金融体系脆弱性。
资本账户开放与外债风险
东南亚国家在资本账户激进开放后,短期外债占比激增。1997年,泰国外汇储备低于短期外债,印尼、菲律宾等国短期外债占比达19%-41%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,开放资本账户需优先确保国内金融体系稳健性,避免短期资本流加剧经济脆弱性。
国际经验与改革顺序反思
亚洲金融危机揭示了资本账户开放节奏的重要性。国际机构建议,应在完善金融监管滞后问题、控制外债占比飙升风险后,逐步推进长期资本流动开放,以降低系统性风险。

评论
还没有评论哦

该专辑其他节目

回到顶部
/
收听历史
清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