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世纪80年代,美国股市在低利率、货币宽松及国际油资涌入的推动下进入牛市,道琼斯指数三年内涨幅超117%,但同期经济年均增速仅为4%,股市泡沫化趋势与经济基本面脱节,为后续暴跌埋下隐患。
金融市场的结构性变化加剧了风险。机构投资者主导市场,共同基金规模十年内增长超10倍;同时,量化交易加速崩盘,电脑程序替代人为决策,虽消除了情绪干扰,但其助涨助跌特性成为股灾催化剂。
全球金融市场连锁反应进一步扩大危机。美元贬值预期引发外汇和国债抛售潮,美国长期国债利率升至两年新高,资金从股市流向债市。金融衍生品套利模型在恐慌抛售中放大波动,叠加跨境市场联动效应,最终导致1987年美国股灾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动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