节目

055 “没有 Plan B,全部压在台积电上”

主播: 蓝狮子
最近更新: 23小时前时长: 09:05
芯片浪潮:纳米工艺背后的全球竞争
扫码下载蜻蜓app
听书/听小说/听故事
4.5亿用户的选择
节目简介

# 28纳米芯片工艺优势

# 台积电技术领先地位

# 晶圆代工厂竞争格局

# HKMG技术路线选择

# 前山脊方案漏电问题

# 后山脊方案效能优势

# 格罗方德产能利用率

# 联华电子资本支出差距

# 摩尔定律失效标志

# 3D晶体管成本挑战

晶圆代工厂竞争格局与技术路线选择
2010年后全球晶圆代工厂经历关闭潮,仅保留12英寸生产线企业参与智能手机SoC芯片市场。台积电凭借技术领先地位和百亿美元级资本支出,在28纳米芯片工艺优势竞争中脱颖而出,而联华电子因资本支出差距和格罗方德产能利用率不足,逐渐落后。
HKMG技术路线与工艺突破
台积电选择后山脊方案效能优势路线,成功解决漏电问题并提升芯片性能,成为首家量产28纳米HKMG技术的晶圆代工厂。相比之下,三星和格罗方德坚持前山脊方案漏电问题未解,导致技术进展缓慢。这一突破使台积电独揽高效能运算芯片订单,巩固市场主导地位。
28纳米工艺市场表现与成本策略
台积电通过开发五种细分技术方案覆盖高效能运算、低耗电等需求,推动28纳米工艺占据其总收入20%以上长达六年。面对格罗方德和联华电子在低端市场的侵蚀,台积电利用低成本优势降价夺回订单,28纳米多晶硅工艺市占率回升至80%。
摩尔定律失效标志与行业转型
28纳米成为完全符合摩尔定律的最后一代工艺,其设计成本仅6290万美元,而16纳米后成本飙升,3D晶体管成本挑战加剧导致性价比下降。晶圆代工平均售价从28纳米的2892美元跃升至5纳米的16988美元,技术门槛提升使得客户集中度大幅增加。
台积电的行业地位与未来竞争
台积电自2010年起稳居全球第三大半导体企业,技术领先地位使其直接对标英特尔和三星电子。随着3D晶体管时代到来,晶圆代工厂竞争格局进一步分化,台积电通过持续工艺创新和客户粘性巩固优势,成为高端芯片市场的核心供应商。

评论
还没有评论哦
回到顶部
/
收听历史
清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