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前,穷汉德财为求发财,前往普陀山观音道场进香。他途经梵音洞观音现身处,发现海涂险道因涨落潮难以通行,便萌生募划买船钱的主意,借摆渡之名向香客敛财。
德财用香客募划的银钱购置山板摇橹船,却私吞余款,更在船头供奉观音像,以“慈航普渡随缘乐助”为名敲诈香客。他故意晃动船只,逼迫香客投钱,甚至调戏女客,逐渐沦为贪婪恶徒。
一日,德财遇一女子求渡,试图调戏时反被震慑。女子现出白衣观音惩恶扬善的真身,点化其恶行,将船中黄鱼放生,并以杨柳枝施法。观音洒沙填海岙,险恶海涂化为平坦沙路,后人称此地为“飞沙岙”。
自此,梵音洞与普陀山间的浪急泥泞海涂险道消失,香客无需再乘船摆渡。德财改过谋生,故事流传为警示后人行善积德之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