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殊与普贤自幼立志修养成佛,发愿普度众生。两人结伴西行寻找活佛,途中借宿深山草屋,遇老妪与青年女子因丧子陷入困境。文殊赠银相助后继续西行,普贤却决定留下,开荒种地、照顾孤寡,助其子成年中举后悄然离去。文殊认为普贤耽于世俗,独自前往西方修成正果,成为佛祖弟子。
普贤留在人间继续修行,二十年后面临色欲与贪念双重考验。一女子借宿寺院,以病痛为由诱其破戒,普贤坚守本心却因贪金手镯未还,被文殊点破执念。最终,普贤通过埋藏商人尸身与黄金的考验,放下贪欲,与文殊同登西方极乐。因多留人间二十年,普贤以白发苍苍之貌位列佛祖弟子,与文殊共践普度众生之志。
故事通过两人不同修行路径,展现修成正果需历经世俗磨难与心性考验,强调佛法中色欲不贪、财物不执的修行要义。文殊与普贤的经历,亦成为大雄宝殿如来佛像两侧菩萨形象的渊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