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代高僧惠云在汴州筹建寺院,计划供奉纯金弥勒佛像。他聘请工匠铸造高一丈八尺的金佛,佛像金粉肉色工艺精湛,被列为茄兰十绝之首。寺院主体建成后,因唐睿宗颁布限制新建寺院的皇命,工程被迫停工,弥勒佛像亦遭其他寺院排斥,惠云陷入绝境。
匠人王温携郭斌、陈镇暗中相助,以彩绘技艺重装佛像圣容,使其呈现白毫瑞光、金粉肉色的逼真效果。为化解危机,惠云策划佛像显灵事件,通过郭、陈二人当众受“神罚”后忏悔的戏剧性场面,引发百姓敬畏,最终促成刑部尚书上报朝廷。
唐睿宗因梦见弥勒金佛与汴州事件吻合,认定佛像显灵为吉兆,特赦寺院续建并亲题“大相国寺”匾额。竣工典礼上,王温等人悄然离去,其彩绘技艺与佛像金粉肉色工艺共同成就了弥勒圣容的传奇,成为唐代佛教艺术与工匠技艺融合的典范。